close
          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壹、  前言﹕凡人皆為氣數所拘(困住),自己作不得主張,惟有大善之人氣數拘他不得,所謂至人有造命之訣也。(大善之人、大道德者命運由自己創造、安排)了凡四訓乃改造命運之寶典,認識命運真相,明辨善惡標準,改過遷善之方法,行善積德,以及謙虛種種效驗。有大福分之人,自能悉心誦讀,堅立大願,由解而行,從日常生活中入手,人人反躬自省,立志發願,積善去過,必能轉病為健、轉夭為壽、轉窮為達、轉罪為福,趨吉避凶,改變命運,創造光明前途,超生出死之道理亦寓乎此。 了凡四訓,作為修身之名言,人人可以成聖成賢;用為處世之準則,舉世得以消除災難與業障;確實是自救救人的最佳捷徑。細心閱讀,進而立定志向,力行實踐,以化疾病於無形,掃除貧困的威脅,消除生活的煩惱,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。 司馬光家訓﹕積金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。積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。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,以為子孫長久之計。 貳、本文﹔ 袁了凡先生初時遇卜者孔先生,為其卜算皆中,並且把一生休咎告訴袁了凡先生,當袁了凡先生知道,人的一生 找房子進退有命,遲速有時,榮辱生死皆有定數,人只是依報而生,強求亦不可得。既然富貴窮通、貧賤壽夭、禍與福都不脫因果關係,因此一切看淡,每日靜坐,心無所求,無得亦無失,消極而不作為,心境倒也清靜。直到有一天遇見雲谷禪師,告訴他「惟凡人有數」。因為凡夫有一顆一刻都不能停止的妄心,所以為數所拘,為陰陽所縛(纏縛)。大善之人或大惡之人則數拘他不定,大善之人,儘管數裏註定吃苦,因為做了大善事,這個大善的力量就可以使苦變成樂,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。反之,大惡者變福為禍,富貴長壽變貧賤短命。雲谷禪師告以「命由我造,福自己求」的道理,凡一切種種皆存乎一心。雲谷禪師接著教袁了凡先生「立命之學」,「改過之法」,「積善之方」,「謙德之效」。袁先生一一謹記奉行。 〈一〉  立命之學﹕ 蓋數雖前定,命可轉移,勉人奮發,毋甘暴棄,故首之立命,先開其端緒。所謂立命就是我要創造命運,而不被命運所拘縛。立命的原理就是竭力行善,並徹底改掉過錯,子曰:「以約失之者,鮮矣!」意思說,謹言慎行,生活簡約,若還有失誤,那是很少的了。 室內設計透過斷惡修善,災消福來,以改變自己的命運。例如袁先生反躬內省,自己知道也沒做幾件好事,不能積功德、積善行,以厚福的根基,而且不能忍耐,也無法?當瑣碎、煩重的事情,別人有不對的地方,也不能包容,性情躁急,度量狹小,時常自尊自大,把才幹、智力去蓋過別人,心裏想怎麼樣就怎麼樣,時常亂講亂說,種種舉動,都是薄福之相,又容易動怒,脾氣古怪,很不近人情,所以命中才會沒有兒子,又不長壽(53歲 )。雲谷禪師告以﹕命由己作,相由心生。並舉六祖所說﹕「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,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」。把自己已經知道的缺失,統統改掉,之後擴充德性,力行善事,多積陰德,以厚福的根基。之後,誠心向仙佛懺悔,立誓行善,把每天做了對的事,或有過失,在功過格上逐日登記之。從此以後,終日戰戰兢兢,戒慎恐懼,不使行為稍偏,哪知道到了秋試竟然中了舉人。經過了十餘年,所行善事已經很多了,生了一個兒子名天啟,到了五十三歲竟然還不會死,到了六十九歲那年,寫了凡四訓傳給他的兒子天?。 立命之學乃日日知非,日日改過﹔一日不知非,就是一日安於自是;一日無過可改,就是一日無 21世紀房屋仲介步可進。故,袁先生勉勵兒子說﹕德不加修(道德上不肯多用功去進修),業不加廣者(事業不肯多下功夫去做,「因循」二字耳。 〈二〉  改過之法﹕ 夫改過乃立命之下手第一著功夫。古德云:「志當立得堅,過當改得速。」春秋時衛國有位賢人蘧伯玉云「知前日之非而盡改之」佛曰﹕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人,孰能無過?(聖人猶寡過,無過者惟佛菩薩耳)子曰﹕「過則勿憚改」。過失並不可怕,只要隨時省察,隨時悛改之,即使小的疏失都不能放過,那麼大的罪孽自然就不會發生了。 人嘛!凡有大的事情要發生,必無表現在全身肢體,比如舉止穩重,必然厚道之人。若輕佻、刻薄者,必常近禍,厚道者必常得福,因此要離災得福,就必需要改掉自己的缺失和毛病。改過之法「第一是知羞恥」,?者,勇於改過勤於反省。孟子曰﹕「恥之於人大矣。以其得之則聖賢,失之則禽獸耳」。一個人最大、最要緊的就是這個恥字,曉得恥就會把過失改掉,就可以成為聖賢。若不知恥,就會放肆亂來,失掉人格便如同禽獸。 知恥近乎勇,有了羞恥心就不敢亂其作為,如無羞恥之心,便會屢改屢犯,就無法竟其功。「第二是要 房地產有戒慎恐懼之心」,人生行為如人照鏡,人或許可以欺瞞於一時,鬼神則一清二楚。禍福也在自己行為的對跟錯中,而作調撥(犯重大過錯,天必降重大災難,小的過錯也會損及現世之福報),因此,存戒懼之心,慎於微,慎於獨,改過才能徹底。「第三是發勇猛心」,改過需要勇氣、決心,壯士斷腕的氣魄,隨錯隨改,不能等下個禮拜才一起改,或者改了又再犯,缺乏真心誠意,就沒有辦法徹底改掉過失。人的罪、過、錯,不論長久或新犯,只要能改就好,只要誠心改過,必獲新生。誠如「千年幽谷,一?纔照」(千年黑暗山谷,只要一盞燈照進去,千年黑暗完全除去),有句話說﹕滿天功德,一驕便無﹔一身罪業,一懺便無。 改過最上最高的方法,是治心,治心就可以使心立刻清淨,那麼壞念頭一動,自己就察覺,所謂﹕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只要能察覺,壞念頭立刻就會消失掉。 一個人改過,如果能夠具備「恥」、「畏」、「勇」這三種心,有過即改,所有的罪過錯就會像春冰遇日,消化於無形。 〈三〉  積善之方﹕ 積善篇乃立命之正軌也。勉人若能時時積善行德,自然能理開心悟。行善積德是轉變命運的好方法,語云﹕「積善?西裝妙a,必有餘慶」。常看社會,凡是心存仁厚,行善布施,肯利人濟物的人,小則報以一家和樂,大則事業弘發,子孫賢孝(?足摮),受人尊敬。 行善乃出自內心之真誠,發自悲憫的心念,行善有分陰善、陽善,陰善者人不知,天地鬼神知之,所以報之以功、以德。陽善者乃眾所皆知,則報之以福(獲得好的聲名)。又行善事有利於人者是謂善,有利於己者是謂惡。例如許多大企業家,為了逃避稅賦,成立基金機構,再把賺來的錢「行善」到自己的機構,行善利己,實為大惡。所以台灣大企家不得好死者有之,子孫不賢不肖者有之,爭產興訟不一而足,非常可悲!行善事尚且要考究做善事的道理,例如當下所做的善事,是否會產生負面作用,如果是,即非真善。例如龐蘊居士,家財極多,多到看到錢就討厭,就是不肯施予別人,寧可用船載去投江。因為龐蘊居士想不出來把錢財分給別人的理由?如果貧窮是窮入該受的報,就沒有理由改變它,無端給人家財錢,反使人徒生貪得之心也不好,如用龐蘊居士的錢去造作罪業,反而要共同去承?罪業,所以,乾脆拿去投江算了。(子路救溺受贈牛。大家認為子路一大敗筆!孔子卻讚美有加。以後有人溺水,會有很多人搶著救人)。 積善之 有巢氏房屋方,重要項目約有十種﹕1「與人為善」。見人有善心,鼓勵他、讚美他,使善心增長。有人行善,力量不夠,幫助他,使他做成功。2「愛敬存心」。不分高下尊卑,都心存愛護。3「成人之美」。他人想做好事,應鼓勵、促成,遇阻礙幫忙排除之。4「勸人為善」。遇不肯為善的人勸導他,或設法引導為善。5「救人危急」要有雪中送炭精神,拉人一把,功德無量。6「興建大利」。個人或力量有限,但鋪修橋樑,補平道路,把道路中的障礙物移除,讓大家安全,功莫大焉。7「捨財作福」。捨得者即捨財得福也。8「護持正法」。正法導化人心,使人破迷開悟,如見謗譭,保護維持之。9「敬重尊長」。父祖兄長抑或年高長者,必敬重之。10「愛惜物命」。存哀憐悲憫心,不忍?傷之。菜根譚﹕行善之人,如芝蘭之草,不見其長,日有所增。作惡之人,如磨刀之石,不見其減,日有所損。 〈四〉  謙德之效﹕ 謙德篇乃立命之克保有終也。唯有念念謙虛,處處方便的人最能保福,也最能感動天地。所謂【謙光常照】,是人天鬼神所共欽的。易經﹕驕傲自滿的人,上天虧損他,鬼神折損他,人亦憎恨他!六十四卦中,只有謙卦,全部讚頌之詞。 人際之間,待人接物,須 關鍵字行銷加講究,謙虛是必備的條件,能夠謙虛的人,必獲支持與信任,一切的好處,都從謙虛而來,謙虛也是美德之一,稱「謙德」。 常言道,「謙受益,滿招損」。驕傲、自滿的人都令人厭惡和疏離,謙虛的人必受愛戴喜歡。凡謙虛的人,大都誠實厚道( ),面容和順,?和善良,虛懷若谷,凡事不搶在人前,肯順受,受侮辱默默承受,遭譭謗亦不爭辯,能夠這樣做,天地鬼神豈有不保佑的?所以說,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。只有謙虛才能受教,人家也才樂於教導,因此謙虛的人必受益,且能日新又新,時時精進不懈,故進德修業謙虛不可或缺。 孟子離婁上篇,行有不得反求諸己。孟子﹕愛人不親,反其仁﹔治人不治,反其智﹔禮人不答,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,其身正而天下歸之。意思是自己愛別人,卻得不到別人的親愛,就要反省自己在仁愛方面,是否做的很好了?管理人事,達不到預想的效果,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夠明智?待人以禮,卻得不到同樣的回報,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夠敬了?凡事得不到應有的回報,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。自己做正了,天下人都歸心於你。如此虛懷若谷,大家都喜愛你。 古人曰﹕求功名得功名,求富貴得富貴。凡福慧厚重的人,都心存謙虛,凡事往好的一面看,因 房屋買賣此,一草一木,一沙一石皆磨練人生的試金石。好事當榜樣,惡事是警惕,戰戰兢兢,則人生自會有許多巧妙的境界。人有大志向,必需念念不忘謙虛,處處與人方便。在每一個念頭上都要謙虛,行時時敬人、愛人、利人之心,功名富貴就在謙虛中長養。 ?、  結語﹕ 【立命】者是讓該所房舍地基穩固,不怕颱風地震;【改過】是宅中亦得常加擦洗整頓,去其污穢;【積善】此空屋還得一些擺設裝璜,添購內心的德業,令德行顯得雍容華貴;【謙德】最後居於此屋者,謙虛和藹可親,善氣沖天,凡與之談者每有勝獨十年書之感。凡夫之所以為凡夫,就是念念為己,並由兩種執著所障礙!一是我執。二是法執。因此煩惱叢生,沉淪苦海,不得自在(成不了佛)。當我們學會謙虛,才會知道自己渺小,也才能真心悔改身上的罪,過、錯(及一切缺失)。當我們懂得要行善助人,則是菩薩心發。一念覺,即注入轉變宿命因素,亦轉變命運的開始。當我們能夠念念為眾生時,自己就沒有那麼重要,這個時候雖然還不是佛,但已經不是凡夫了。 子思﹕「慎心物於隱微,遏意惡於動機。」聖人與凡夫的差別,不在於知之多寡,而在謹慎小心,所謂「人間私語,天聞若雷,一念一動,浪傳十方」。故君子必慎於微、慎於獨。要良心 好房網當家於自覺上,才能與道相合,順乎天理自然,才能盡性合天。 了凡四訓給了我們學習的方向,也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,我們只要信守奉行,日積月累,必善德日積,過失日少,久之,即便一時還不能成聖成賢,宿命已在暗中悄悄改變,拂心事必減少,功名、富貴、健康、壽考,必隨心如意。 以了凡四訓作為修身的座右銘,是修身律己兼救人度人的指南,以了凡四訓作為處事的準則,必理事圓融,災消禍除。人人信守,人人奉行,社會可日臻至善,大同世界不遠。白水聖帝慈語:「明心就是知命,見性即是立命,知行合一,即能安身立命,所以成聖成佛,以及墮入四生六道者,皆由我自己的心作主的。講道論德,就是天命話;作事利人利物,就是天命事;富人樂善好施,貴人引人向道,貧人自食其力,安貧樂道,並助人做善事,皆能長天命;在擴而充之,推己及人,普渡眾生,代天宣化,繼往聖而開來學,行功立德,使人人得遇天道,找到回返先天之路,悟證三教聖人之心傳,則可以與聖賢齊肩,與仙佛為伍。」(方丁木) *  參考書目:資料來源﹕了凡四訓、菜根譚。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景觀設計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r46lrjfh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